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
設計單位? 跡·建筑事務所(TAO)
項目地點? 山東威海榮成
竣工時間 2024年11月
建筑面積? 6,238平方米
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。
潮音聚場坐落于榮成市桑溝灣畔濱海公園,東鄰黃海,西接萬畝生態(tài)防護林帶,地理位置得天獨厚,擁有"三面環(huán)綠、一徑通海"的半島式格局。業(yè)主希望在此打造集會議、展覽、宴會、餐飲及觀景于一體的多功能文旅空間。
▲ 項目視頻? ?跡·建筑事務所(TAO)
建筑選址于濱海公園中部核心區(qū),沿濱海生態(tài)步道兩側展開,總規(guī)劃用地面積11,200平方米。場地地勢低平,背靠一片茂盛的黑松林,面朝大海,視野開闊。這種自然環(huán)境的雙重性——海洋的遼闊與樹林的靜謐——為建筑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源泉。
整體布局上,設計根據不同場所特質與景觀特征,劃分出三個區(qū)域來布局不同功能的建筑,各自呈現(xiàn)出獨特的性格。潮音聚場作為展覽會議的主會場,布置在距海最近的場地東北側,屋頂覆蓋下的內外空間層層嵌套形成擁有多向視野的開放空間;餐廳作為主會場的配套,布置于場地西側,黑松林為建筑提供了天然的屏障,圍繞中心庭院形成隱匿靜謐的空間體驗;大排檔則沿海岸線水平展開,連續(xù)開闊的臨海界面充分利用海景資源,最大化地引入自然光線和海景視野,突出其公共性特征。建筑群在空間的三個維度上與場地緊密地聯(lián)系起來,游走其間,室內外空間不斷反轉,創(chuàng)造出多層次的空間體驗。
自然意象的抽象
作為最大的體量,潮音聚場面向大海,既是未來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,也將成為市民重要的親海平臺。建筑體量呈現(xiàn)出鮮明的空間導向性:西側以謙遜的姿態(tài)面向黑松林帶,通過層層遞進的入口序列營造靜謐的到達體驗;東側則以舒展的形態(tài)面向大海,打造出懸浮于潮汐之上的全景觀景平臺。微微起伏的巨大屋頂作為建筑最重要的表達元素,以其純凈的白色曲面形態(tài)成為視覺焦點。微微起伏的輪廓和超薄屋面結構實現(xiàn)了極致的輕盈表達,宛若鼓滿海風的船帆,迎風舞動。部分大出挑的屋面由外部立柱支撐,進一步展現(xiàn)了力與美的動態(tài)平衡。
被樹林環(huán)抱的餐廳,體量被刻意壓低,以表達對周邊環(huán)境的尊重。其起伏的屋頂與會議中心的屋頂形成高低錯落的組合。在材料選擇上,建筑使用了紅色的木?;炷粒@種溫暖而質樸的材料與樹林的自然色調相呼應,增強了建筑與環(huán)境的對話關系。
大排檔沿海岸線呈線性布局,狹長的建筑體量筆直橫亙于樹林與沙灘之間,創(chuàng)造出通透開放的觀景界面,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與海天林景零距離對話的休閑社交空間。在長達170米的場地范圍內,沿長向不斷錯動的折線形屋頂,通過大跨度的折板結構將海景最大化,形式配合功能使用上的變化為建筑帶來間歇與節(jié)奏。連續(xù)的落地玻璃幕墻系統(tǒng)消解了建筑內外空間的物理阻隔,使屋頂仿佛漂浮在空中,進一步強化了建筑的輕盈感,同時也模糊了室內與室外的界限。
屋面下的空間聚落
為調和屋頂宏大體量與人體尺度間的落差,屋頂下的體量采用“化整為零”的設計策略——如同海岸礁石群,多個小體量錯落堆疊,通過精確的幾何切割與旋轉,創(chuàng)造出層次豐富的室內外空間序列,賦予建筑獨特的雕塑感。這些體量的探出與退位、尖銳與圓潤的對比,以及彼此不同的比例關系,都被有機地調和,形成了一種既動態(tài)又平衡的空間景觀。每一個小體量都是一個獨立的空間容器,承載著會議空間、多功能廳等不同功能,同時又通過整體的組合關系,形成了一種連貫的空間敘事。使用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空間的流動與變化,仿佛在海岸邊的巨石間穿行,既有一種探索的趣味,又有一種與自然共處的寧靜。在形態(tài)上則通過虛實相間的立面處理,保持了整體統(tǒng)一性的同時,形成富有變化的立面節(jié)奏。
在體量內部,多層次吊頂系統(tǒng)創(chuàng)造出"空間中的空間",劃分出功能與尺度各異的空間單元,賦予每個空間獨特的個性與氛圍。圓形主會場及深長的多功能報告廳作為主要體量,提供了靈活的大空間,滿足多樣化的活動需求。交通空間如同城市街道將不同的功能區(qū)域串聯(lián)起來,結合空間內不同的洞口、平臺、陽臺等元素,塑造出多重互望的視線關系,增強了空間的活力和多樣性,進而創(chuàng)造出一種“城市性”的體驗。
路徑與漫游
建筑的空間設計注重室內與室外的互動,通過開放的平臺和靈活的動線,營造出一種自然與建筑交融的體驗,形成連貫的空間敘事。二層平臺被設計為開放的公共空間,坡道的引入使“漫游”成為建筑體驗的核心。
游人可以沿著坡道緩緩上行,感受從樹林到大海的景觀變化,同時體驗建筑形體和空間的微妙轉換。
建筑墻體時而將視線遮擋,時而完全打開,從靜謐到遼闊,從封閉到開放。而轉上二樓的瞬間,視線豁然開朗,飄逸的曲面屋頂仿佛向大海無限延伸。這種虛實變化進一步豐富了漫游體驗,使空間呈現(xiàn)出一種流動的狀態(tài)。
在這種漫游敘事中,漫游路徑既是將室外空間引入建筑內部的過渡,又營造出內部空間的延續(xù)感,模糊了傳統(tǒng)的內外界限,使得建筑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私密場所,而是成為面向城市與海濱的開放體。無論是在半室外觀景平臺上極目遠眺,還是在建筑的庇護下聆聽海浪與松濤的和鳴,使用者都能在建筑與自然的對話中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,感受到空間的流動性與開放性。
設計圖紙 ▽
完整項目信息
項目名稱:潮音聚場
業(yè)主:山東榮成市城投文旅發(fā)展有限公司
項目地點:山東省榮成市
項目功能:會議、展覽、宴會、餐廳、咖啡、大排檔等
設計單位:跡·建筑事務所(TAO)
主持建筑師:華黎
設計團隊:華黎、王玥、馬千然、鄒幸飛、張婧儀、汪浪歡、年鐵、古鈺、何慕菲、趙夏雨、尹奕涵、章大勇、李衡宇
結構工程師:馬智剛、趙曉雷、孟雷
機電設計:呂建軍及kcalin卡林機電設計:李鑫、李偉
照明顧問:北京遠瞻照明設計有限公司
施工團隊:山東榮成建筑集團有限公司
建筑面積:6,238平方米
結構體系:鋼框架及剪力墻結構
設計時間:2020.11—2021.9
施工時間:2022.6—2024.11
攝影:奧觀建筑視覺AOGVISION、孫祥洲
版權聲明:本文由跡·建筑事務所(TAO)授權發(fā)布。歡迎轉發(fā),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。
投稿郵箱:media@archiposition.com
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(chuàng)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謝絕轉載。
上一篇:政策新聞 | 蘇州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 關于全面應用“蘇州市智能建造管理平臺”的通知
下一篇:BIM建筑|李曉東工作室新作:麗江厚苑,內向但不“內向”
推薦專題